一、吴语区的范围
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和上海。
准确的表述:吴语,应称为吴越语。
二、吴语区的语言
1、江浙普通话
吴语区的人说普通话都是一个腔调,分辨不出宁波人还是常州人。特点是没有卷舌音,舌尖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较多,如zi、ci、si、ji、qi、xi等。
2、吴语区“阿”字的广泛应用
如称呼:阿哥、阿姐、阿嫂、阿弟、阿爸、阿妈、阿爷、阿娘、阿舅,以及阿根、阿芳、阿勇、阿平、阿花等等。
3、当代吴语以上海话为标准语
因为近百年来,上海话汇集和综合了周边江浙两省,特别是吴语区的各地方言,赋予了上海这个大都市新吴语的龙头地位。
或者这样定义:凡是听得懂上海话的,都是吴语区的人。一般吴语区的人,都听得懂上海话。
三、吴语区的文化特点
1、惧内怕老婆
这恰恰是吴语区开放、开明的特点。男女平等,其深度和广度明显领先于其他地方。
2、教育水平高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状元、进士、探花,还是现代的两院院士,乃至两弹一星功勋,半数人才出自吴语区。
3、盛产文化名人
尤其是明清以后,江南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才子佳人的故事举不胜举。
4、商业奇才辈出
明代的沈万三、清代的胡雪岩、近代的上海滩、当代的马云等等,都是引领商业潮流的标杆和旗帜性人物。
5、善于接受新事物
无论是国外的文化、科技,还是国内的其他文化,吴语区的人们都能兼收并蓄,消化吸收。
6、遵纪守法,崇尚规则
吴语区的人们不排外,社会分工细化,责任职责明确。据统计,在吴语区工作的外省劳动力有上千万人,也是他们喜欢的首选之地。
7、饮食以清谈甜食为主
讲究食品的精细和美观。近千年来,这一饮食文化顽强的抵御了周围的山东、苏北、安徽的葱、蒜、辣、面、油等重口味的饮食文化的冲击。吴语区的饮食文化,至今仍是区内的一大特色。
8、广义而言,重文轻武,是吴语区的一大不足
这个区域,很少出现知名武将和战斗英雄。元或清南下,变节的文人也很多。汪伪政权时期,吴语区的文人充当汉奸的比比皆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吴语区的百姓也普遍安于现状,缺乏反抗异族统治的决心和行动。
但是,军队中参谋、技术和后勤部门,吴语区的人才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中,有将近一半的科学家来自吴语区。功勋们用知识和智慧,造出了保护国土的大杀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对吴语区重文轻武的看法。
9、外省人较难进入吴语区人们的圈子
虽然吴语区的人们普遍较为和善,而且不排外,但是要真正进入他们的圈子,还是有障碍的。例如通婚、交友、入股、创业等等。
吴语区内也是存在微小的岐见。上海人把眼光更多的是投向国外,特别是日本和欧美发达地区。
而吴语区内,由于受地域管辖,还存在苏州和杭州究竟谁厉害,浙江的杭嘉湖宁绍舟是正统江南,还是江苏的苏锡常属正统江南等等无谓的争论。各个城市之间,同样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吴语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富有特色的区域呈现在外地人面前,被区外人们津津乐道。
令人担忧的是,吴语的语境在慢慢消亡,孩子们不再说吴语。年轻一代也普遍用江浙普通话沟通。
问题是:语言的改变,会影响吴语区优秀的文化传承吗?会影响人杰地灵的区域特色吗?
大声疾呼一下:吴语区的才子们,救救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