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本书还是很让人感同身受的,而即便这本书的年代已经有些远了(此书是2000年完稿),我这个2010年代参加高考的人也还是有许多共鸣以外的震撼。《中国高考报告》从中国人“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的传统“信仰”说起,首先讲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基本历史和1977年恢复高考的历史背景,接着便从学、教、考等多个角度着手,将作者通过多方采访与挖掘获取的大量的一手资料用报告记录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内容非常全面,不仅涉及了学生、家长、老师这些高考战场上的主力军,也涵盖了诸如民办大学、留学、教辅、假文凭、保健品等高考利益链上的其他环节。这是一幅中国高考的全景图,也是中国高考战役中的众生相。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作为关乎个人命运乃至家庭命运的高考,自然其作为一把双刃剑的剑锋更加凌厉。它一方面的的确确助广大寒门学子跳出农门跨越阶级,而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给广大的青春少年和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长们制造了太多的梦魇。于是,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件又一件的荒唐事,无论是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贵还是贫困交加的寻常百姓,在这场飞夺独木桥的鏖战中,无一不有自己的一段辛酸史。而更荒唐的是,高考所折射出的许多国民现象与社会顽疾也让人苦笑不已。当然,那些花季生命的殒落,那些个人命运的坎坷,亦让人唏嘘又悲愤……高考之利弊,孰轻孰重,将永远是一道得不到解的难题。
然而这一切终究都已经过去了。有时候想想,我这么一个平凡普通的西北农村少年,应该还算幸运。虽然教育落后,家庭贫困,又因为第一年高考后不会填志愿而带着过了一本线的成绩来到了“高四”补习班,但在第二年的高考中终于还是如愿考取了一所全国排名前二十的985大学。四年苦读,没有对所谓自由人权的渴望,没有期望父母能做些什么,没有对老师学校黑脸甚至棍棒的排斥,没有额外购买过参考书,没有加餐吃过什么保健品,有的只是数年如一日早起晚睡、上课自习的重复,有的只是宿舍熄灯后点着蜡烛看书的倔强与坚持,有的只是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在没有暖气、没有炉子的出租屋里盖着两床被子穿着三层衣服戴着帽子睡觉的“大学梦”。终于,在2010年的那个夏天,这个梦实现了,但我也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知道了这场梦终究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