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锋点
范字:之、空。
"之"字点
形态:以园为主,方为辅。之之的写的非常正,几乎在结构的竖中线上。起笔藏锋故,圆笔。实际上,王羲之书法中有许多点画往往都是似圆非非圆,没有绝对法或方或圆。这个点同样如此。起笔行笔收笔三段交代的非常清晰,节奏明快。整体上左圆右方,非常坚实也质感。
运笔:逆锋起笔,先右上略平,后右下,然后略顿,向左下提笔自然收笔出锋。用笔短紧,而每一节的交代的非常清楚。
"空"字首点
形态,这个点,没有"之"字的轮廓形态复杂,比较简练,但取势较斜,似正非正,险中求稳,和之"字点相反。起笔接上字势,故找准位置,自然落笔故起笔也露锋意味。从k轮廓线看,整个的近似一个直角三角形。注意起笔部分较方,有棱有角,收笔出锋前轮廓线圆。
运笔:接上一字笔势,落笔略驻,向右铺毫,略做提顿,驻出右角,挫锋向左下,先右挫,后左挫锋,迅速出锋。故收笔前点画上下轮廓线有两圆弧意,先右后左。点画形态微秒,用笔短紧,而一气呵成。
二、露锋
"空"字形态:这个点非常洗练,起笔收笔随圆,但中段较长,非常硬朗。
用笔:起笔顺势近四十五度角入纸,略驻,直接右下运笔,至收笔前略驻,提笔意,左向挫锋,自然收笔出锋。这个点铺锋幅度角小,且中段粗细变化小。用笔纯任自然,不加然后修饰。其具体用笔路线如附图第一点的写法。
"方"字首点
形态:整体形态如"〉"。
运笔:起笔顺势,有侧锋势。出锋前不做顿笔,自然顺势左下侧锋提笔出锋。
三、弧形点
范字:"流"、"失"
"流"字右上点,形态略复杂,中段有行笔略长且竖直。
形态:和"方"点不同,方点以方笔为主,此点以圆势为主。
运笔:起笔由左上落笔,铺毫右下,顺势向下,行笔,收笔出锋前略驻,顺势右向提笔出锋,出锋较平,可能是下一笔为横的缘故,亦或是笔势的关系,没有顺势直接指向下一笔横画,而是在空中画了一个弧。整体用笔轻灵,自然流畅。
"失"字的最后一个点。
形态:似一个尖超左尾右斜置的青椒。起笔尖,收笔圆。中段由细到粗,整体右上弓势。
运笔:起笔顺势由左上,略带右弓势向右下铺毫运笔,由细到粗。收笔前,顿笔驻锋,提笔顺势出锋向左下,和竖撇收笔方向近。
四、长点
范字:"外"、"不"
"外"字右点
形态:可以分两个阶段,一段由细到粗,第二段近似一个长方形。第一段略长,第二段见棱见角 。角度略小于四十五度。
运笔:起笔顺势由左向右边行边铺毫,铺毫由轻到重。然后先右略驻锋,略低于第一段角度铺毫运笔,运笔不做提按,收笔处以方笔势回收。
"不"字的最后一点。
形态:由细至粗。收笔前顿笔驻锋,回锋收回画中注意收笔轮廓形态。和其他点画收笔形态的关系。
运笔:起笔逆锋,入纸略轻。中段运笔变化细微,后段运笔略重,收笔形态较为复杂。
五、曲点
范字:"宙"、"之"
"宙"字上点
形态:
曲点,其形似一顶帽子。角度约四十五度。位置较高,在宝盖头上如一弯寒月,显得非常突出醒目。
用笔:露锋顺势由左上入纸,先左拓意,然后向右下铺毫,由上至下顿挫,然后略做提顿驻出右下角,略做挫锋然后出锋向上。空中画弧,接下笔。
"之"字和"宙"字同。
六、平点
范字:"夜"、"言"平点在现代一些书法中比较不常见,提出印象中的点多一定的角度。甚至形成一种习惯意识,每点必斜,如"空"字和"永"字点的角度。但在《集王圣教序》却出人意外的存在这种平点,如"夜"、"言"字。平点用笔如横,只不过中段较短而已。
"夜"字平点
形态:如一短横,起笔见方,收笔见圆。
运笔:起笔顺势向下作顿,调锋有形,至收笔处提笔做顿回锋画内收笔收笔,出锋处近起笔的画首下侧。
"言"字上点同"夜"字上平点。中段较短。
七、圆点
范字:"深"、"应"
圆点,虽然圆而短粗,但起笔行笔收笔决不能有所减省。字仔细读帖同时临摹或描红时要认真体味。
"深"字圆点。
形态:下略平上圆。角度,略大于四十五度。
用笔:非常短促。从形态上看,点画有首有尾,有中段。虽然短粗,但起笔行笔收笔兼备。
"应"字点
形态:意味上和"深"字上点形态相反,有一种下圆上方的感觉。
用笔:紧促,略做铺毫行笔,然后驻锋,收笔至画中。
八、左右点
范字:"小"、"典"。在这两个字中,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形断意连,用笔节奏清晰,此乃古法。这两个点写的非常精妙。左点以方为主,右点以圆为主,方圆兼备。
"小"字左右点
由于这个字笔画少,所以,点画处理上采取了复杂形式的处理,以不至于太过于孤单。
形态:左点,先竖后右上。右点方笔。
运笔:左点,先竖后右扬。右点,由左向右落笔铺毫,折锋右下作顿,提笔向左出锋。
"典"字下点。
左方右圆,和"小"字的左右点相反。
用笔:要气脉畅达连贯。
九、上下点
范字:"于"、"终"。
在这几组点画中,唯有这一组点上完全连带书写。由于所出环境不同,其连带处理方式和形态也大不同。不过从整体上看写的非常流动,点画节奏分明。运笔清晰,以圆为主方为辅。
"终"字
形态:上下点。这个上下点比较简洁。形态各异,但书写灵动。两点倾斜角度基本一致。
用笔:注意上点和下点连带部分的粗细变化和衔接。
"于"字点,右部点画构形复杂,粗重,上部占地位小,故两点书写形态相对复杂。
用笔:注意用笔要一气呵成。用笔起笔行笔收笔和连带处理要节奏分明,点画处用笔略重,连带处用笔轻灵流动。同时,两点上点轻下点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