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凌示范区面积?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陵区,总人口16万,城市人口8万人。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
二、杨凌示范区管辖范围?
陕西杨凌示范区属于陕西省直辖。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隶属陕西省,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西安市西部85公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59′108°08′,北纬34°14′34°20′之间,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
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3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三、全国几个杨凌示范区?
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于1997年7月29日,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杨凌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举措。通过6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总人口14万,总面积94km2,新建区规划面积22.12km2。这里农林水牧科技实力雄厚,聚集着70多个学科的5000多名科教人才。建国以来,累计取得科研成果50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2500多亿元,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小麦育种、旱作节水农业、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森林培育、园林绿化、果树园艺、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综合利用等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杨凌示范区建成面积?
陕西杨凌建成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目前常驻人口超过20万,整个杨凌地区面积在132.57平方公里。
杨凌的全称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辖县级杨陵区,包括揉谷镇,五泉镇,杨陵街道办,李台街道办,杨村街道办,大寨街道办。
五、现代农业示范组团是什么?
现代农业示范组团的意思是
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
六、杨凌区和杨凌示范区市,什么关系?
杨凌区与杨凌示范区的关系有点特别!这个 和“深圳市与深圳特区的关系”也不完全一样。
杨凌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地方,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偏西,咸阳市的西部,在西安市以西82公里,宝鸡市以东89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8万人。
杨凌区,原称“杨陵区”,因境内有隋朝皇帝杨坚家族的陵墓而得名。1979年从武功县分离出杨陵镇、建立县级的杨陵特区,由武功县代管。1982年,将扶风县的五泉乡划入成立杨陵区,属于宝鸡市下辖。1983年杨陵区划归咸阳市管辖。
1997-3月7日,陕西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设立国家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请示》。12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41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建立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明确杨陵示范区由陕西省政府直接领导。
1997-3月25日,国务院发出《研究陕西杨陵农科教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7〕43号),同意设立“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确定示范区的面积为20平方公里左右。同日,陕西省副省长范肖梅、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光强同志商量提出,经省政府会议研究,为便于招商引资,扩大国际合作,决定将示范区名称中的“陵”字更改为“凌”字,赋予示范区名称“壮志凌云”、“奋发腾飞”之意。在1997年4月3日陕西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及其后的相关宣传材料、宣传活动中,示范区名称一律按此规范。由于同音,口语中也没有变化。书面用字和意义变得更为积极进取,后终得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杨陵区”正式改为“杨凌区”。
1997-6-18,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为正厅级事业单位,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全面领导示范区的工作。
1997-7-13,国务院发出(国函〔1997〕66号)《关于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其实施方案的批复》(简称'''杨凌示范区'''),同意陕西省政府提出的杨凌示范区建设目的、指导思想、功能区划及主要任务目标,将杨凌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杨凌示范区建设坚持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7月25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97-7-29,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大会在杨凌原农科中心科学会堂隆重举行。1997-9-15日,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正式对外办公。1997-11-17日,杨凌示范区加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
1998-2-9日,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杨凌示范区总体规划。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由农业科学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综合园区、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生活服务园区等功能区组成。
1998-2-9陕政发〔1998〕1号文件《关于扶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规定》,给予示范区特殊的扶持政策,主要有:赋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省级经济管理权、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部分省级管理权;1998-2-26省委、省政府批准《中共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委员会、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三定”方案》确定: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正厅级建制,两者合署办公。示范区党工委根据省委授权,领导示范区党的工作和中共杨凌区委工作;示范区管委会根据省政府授权,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领导示范区和杨凌区人民政府的工作。
杨凌农高示范区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作为行政区划的杨凌区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杨凌示范区是杨凌区的主体和支柱。杨凌区因为有全中国唯一的农科城--杨凌示范区才独立于陕西其他区县而显得特殊:1998-8-1,杨凌区电话网并入西安本地网,长途区号由原0910改为029,移动电话也同时并网(当然,咸阳市其他区县于后来的2006-9-16也与西安市的长途区号并网为029);机动车照排采用与咸阳市或陕西其他城市都不同的“陕V”打头。
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行政区划体系中,杨凌区则仍然列为咸阳市的市辖区。
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杨凌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1999-9-5,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复函》(国办函〔1999〕54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等七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教育部直属以农林水学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实行部省共建,重大事项以教育部为主,日常管理以陕西省为主。12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从1994年开始至今,每年一度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的杨凌农高会成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展会品牌和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
七、杨凌示范区撤销了吗?
没有撤销也不会撤销。
因为虽然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产业,是其他所有行业的基础,是保证十四亿国民温饱的基础,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唯一推动力就是农业科学技术。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农业示范区,其规模之大、覆盖门类之齐全、科研水平之高国内无出其右者,世界范围内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所谓取消杨凌示范区的说法是极其愚蠢和不可能的。
八、2021年杨凌示范区人口?
253871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西安市西部85公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59′108°08′,北纬34°14′34°20′之间,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35平方公里。
九、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最佳参观时间?
最佳参观时间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划分为智能温室展示区、日光温室展示区、露地展示区三个功能区,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核心,展示国际国内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示范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合作交流基地。
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标准?
(一)规模适度。集中成片规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20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1万亩;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5000亩。
(二)产业突出。有明确清晰、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12个,覆盖产业园面积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三)要素集聚。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生产经营者比例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5%和10%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于产业园所在地区平均水平30%以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四)机制创新。“三权”分置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水利基础设施等产权明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80%以上实行产业化经营。产业园管理方式创新,有适应产业园发展要求的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管理方式。
(五)绿色发展。全面实施“一控二减三基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用薄膜全部回收处理,亩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比所在区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产业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产业园核心区和拓展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六)增收显著。创建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