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早年时期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导致了农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农业集体化政策?
农业集体化,可成立生产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劳动拿工资。发展现代化农业!
三、什么农业是集体化经营?
农村合作社是农村的一种集体性经营
四、苏联农业集体化与工业集体化时间?
1929年至1937年,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间。工业集体化时间为1928年至1937年。
1929年至1937年间苏联大规模开展了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到1937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苏联的工业集体化,先是在19281932年,一五计划期间,在建设项目、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一五计划完成时,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过半,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后是在1933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既让苏联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侵袭,又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因而后来成为许多发展中国的效仿对象。
但是这条道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排斥市场经济,导致国民经济发汗比例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什么是农业集体化?
其实就是把农业所有权从私人改成了集体所有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宣导共产主义,於1930年1月5日所推行的政策。1934年苏联政府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私有。③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家庭副业。
六、俄国农业集体化意义?
原因: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内容:1.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2.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3.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禽等一律公有化。
作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七、农业集体化的举措?
农业集体化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宣导共产主义、改造小农经济所推行的政策,具体举措有以下三个:一是建立农业公社。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平均分配。
二是推行共耕社。
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除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仍归社员私有。
三是推行劳动组合。
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
八、农业集体化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是农业耕种耕作是以集体性质进行生产,是统一各家各户出工出力,统一栽种农作物,统一收割农作物归集体管理,统一出售和分配这就是农业集体化。我国农业集体化持续到八二年就改为私有化,私人承包土地管理调动了积极性很高粮食连年丰收集体化就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农业集体化就是集体耕作管理统一分配的原则,统一核算的模式。
九、农业集体化的背景?
农业集体化是1930年1月5日开始推行的旨在消灭小农经济的政策。至1934年苏联政府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苏联推动农业具体化的背景:
1.1918年1月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济的任务。1923年1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2.20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十、农业集体化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
扩展资料:
促进工业作用:
1、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改造小农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从互助组向初级社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互助组一般规模较小,由三五户或十几户农民组成,其成员各自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劳动过程中换工互助,有的还实行某些技术分工。互助组是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合作组织。
2、推进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合作化的长处在于可以快速动员、组织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从农业合作化向农业集体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推进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实现农业机械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大规模投入,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3、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没有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是不可想像的。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一定的基础,个体小农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出现机械化的。正是农业合作化使得农业机械化成为可能和现实。因为无论是农业机械的使用还是化肥的使用,都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或者才能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