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滞销的量,也格外大,动辄数以万斤。
丰收不丰产,部分农副产品滞销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一些地方的应对之举是,要么通过媒体等渠道,拓展商机,要么动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迅速掀起采购滞销农副产品的高潮。其情至诚,其行可嘉,但这样的关爱之举至多只是减少损失,不足以形成增收的健康机制。总体看来,农副产品常常滞销,主要因为面临三大掣肘。
其次,是市场链条过短。在一些地方盲目推崇基地化种植,扩大规模的同时,相关配套营销体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从一些地方的救市之举来看,也只是一再呼吁经销商采购。像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已从田间延伸至商场的柜台。农民只管种与收,遍布各地的农作物产销经济实体负责销售。
再次,是中间环节成本过高。首当其冲的便是运输成本。近年来,虽然国家建立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但中间过高的运输成本依然大幅抬升了农产品价格。如新闻里披露的一些地方蔬菜与水果价格贱到只有一两角,但实际上在市场上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实惠价格。
激发社会爱心力量,帮扶产品滞销的农民,这当然是一个温暖社会的好做法。但爱心毕竟有限,不可能使农民真正顺应市场规律,走上致富之道。因此,当下对农产品频频滞销现象,有必要围绕问题,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农副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链条,从而改变农副产品生产种植与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
在市场尚未饱和的短缺时期,这些举措无疑有助于大力促进生产,可以为农民带来实惠。但随着各地规模种植能力的迅速崛起,基地化种植的天平快速滑向了微利或亏损的那一端。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包菜、苹果、桃子、西红柿、西瓜、柑橘等产品滞销的“新闻”。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产、供、销一条龙式的基地化生产,确实是现阶段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致富的理想模式之一,但过多过滥,尤其是不切合各地实际的规模化种植,本身就为滞销埋下了伏笔。 其次,一些地方盲目复制外地基地化种植模式,肆意扩大种植面积,贪多求大,缺乏全局性规划,缺乏品种改良的长远思考,导致产品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农民增收无望。
再者,在与市场对接方面,许多地方在基地化种植方面干劲十足,在终端销售方面要么大包大揽,要么完全抛给市场。农民始终是市场风险的主体,难以在市场摸爬滚打中得到锻炼成长。
解决问题的“出口”至少有两点:一方面要将市场因素顺利传导至产、供、销各个环节,鼓励农民从单纯的等市场变为积极主动地找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集团化运作、建立种植保险等途径,大力构建经济作物种植保障体系,增强收入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