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综合考虑中美两国的农业资源、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可以说两国农业种植模式区别还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国农业种植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小麦和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市场优化,产业带特征明显,总体看美国生产的农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中国农业除了粮棉油糖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外,还是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大国,产品种类繁多,至少有上千个产品。目前优势产区已初步形成,但还有很大优化空间。
其次,美国农场平均规模在3000亩左右,所以种植方式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而且一般只种一季,投入品主要是机械、燃油、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人工成本很少。相比之下,中国农业种植规模很小,一般种两季,户均不到10亩,即使规模生产者也就200亩左右,所以人工成本比较高。尽管近年来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可由于受户均规模限制,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所以出现一个怪现象,小麦等作物国内单产明显高于美国,但每吨小麦产品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因此缺乏国际竞争力。
最后,美国农业种养加销等产业环节衔接比较紧密,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美国农场主除了种植农产品,大多数还通过期货交易规避市场风险。农场主组成合作社经营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的能力比较强大,可以明显提高农民与公司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农业种植环节主要是千千万万辛辛苦苦的普通农民,他们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靠出售初级农产品获得农业收入,未来这种现状只能通过培育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来慢慢解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