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
一,如果种植前已经施足了底肥,现在油菜苗很健壮,而且叶子颜色又深绿,很有光泽,这样的油菜就不要再追肥了。
二,如果种植前没有施足底肥,或者是施足了底肥而用了劣质假冒化肥,造成油菜苗弱叶子发黄,这样的情况需要追肥,至于追施什么化肥,只要是品质有保证的都可以,亩追15--20公斤左右,但一定要条施,而且要把化肥复盖。
现在农村很少有年轻人种地了,以后农村种植业会怎么发展呢?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种地,主要是原来小农户采用的是小规模生产,种农作物收益低,还不稳定。影响因素很多,如自然灾害、市场销售难等,这些因素影响了年轻人不愿投入到农业生产工作中,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以后农村的种植业,一定要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以采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如家庭农场的发展规模比原来小农户更大一点,可以几十亩或上百亩土地规模经营,家庭农场负责农作物生产过程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各类服务,如优良品种、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分工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社成员利益分配机制。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从事农业或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工作。
怎样防治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的第一病害,一旦发生发展,可以导致油菜产量不同程度的减少,现在正是南方油菜种植期,搞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相当重要,而众多的防治措施中,首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油菜菌核病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这一病害可为害油菜叶片、茎杆、荚及籽粒。在发病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在我国,油菜菌病是一种常发性病害,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产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一般为10%-20%,产量损失为10%15%。在重病年份发病率达到80%以上时,产量损失达50%以上!
油菜菌核病病害循环具有4个特点:1.具有土传菌核)和气传(子囊孢子)双重特性;2.与油菜开花相关联;3.寄主范围广,达470多种植物;4.病害流行受温度和降雨量影响很大。针对其流行规律,目前生产上形成了以推广抗(耐)病油菜品种和实施水早轮作为主,以精准化学防治和绿色生物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的油菜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如下:
1.推广抗(耐)病品种。目前未发现真正抵抗核盘菌的油菜品种。但油菜品种之间抗(耐)菌核病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生产上推广的中油821、中双9号、中双11和华油杂9号等油菜品种对菌核病抗性较强。适合机械化收割的油菜品种一般抗倒伏,菌核病发生程度一般较轻。推广(耐)病油菜品种控制油菜菌核病在各地均适用。
2.实施油菜与水稻连作。核盘菌菌核对潮湿和淹水环境很敏感。油菜和水稻连作地区,油菜收获之后栽种水稻,散落在土壤中的菌核极易腐烂。次年再种植油菜时,田间子囊盘数量大大降低。由此减轻油菜菌核病病害压力。实施油菜与水稻连作只适用于雨水充沛地区。
3.精准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流行受气候(温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可以建立油菜菌核病的流行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是否使用化学防治。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杀菌剂有多菌灵和菌核净等。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新型杀菌剂,如戊唑醇。精准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适用于油菜菌核病发生重病区。
4、生物防治。 近年来,以利用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防治油菜菌核病为代表的生物防治措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盾壳霉属半知类真菌,它专一寄生核盘菌属真菌(Sceretina),包括核盘菌(S. sclerotiorum)、三叶草核盘菌(S. trifoliorum) (引起云英菌核病)和小核盘菌(S. minor) (引起莴苣菌核病)等真菌。对植物和动物没有致病作用。它能大量产生分生孢子,便于将其发展成生物农药。使用盾壳霉方法包括土壤处理和油菜花期喷雾处理。土壤处理旨在通过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从而减少土壤中菌核数量。这种处理在油菜播种或油菜苗移裁时进行。对油菜与棉花连作田块或油菜与其他旱地作物连作田块是有效的。油菜花期喷雾旨在抑制油菜花瓣介导的核盘菌子囊孢子侵染其他油菜组织(叶片、荚、分枝和茎秆),一般在油菜初花期和中花期各处理1次。这一措施适用于各油菜种植区。
【适用范围】模式使用于核盘菌引起的其他作物菌核病,包括大豆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和多种蔬菜菌核病。大豆菌核病和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在我国北方,包括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在雨水不充沛的北方广大地区,实施水旱连作恐不现实。在我国广大蔬菜种植区,推广水旱连作也有困难。针对防治这些作物的菌核病,可将推广使用抗(耐)品种、精准化学防治和盾壳霉生物防治组合在一起防治核盘菌菌核病。
【技术应用】推广使用抗(附)油菜品种。在有条件地区实施油菜与水稻连作以及化学防治等单项防治油菜菌核病技术已在我国各油菜产区应用多年,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水旱连作的油菜栽培模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泛采用,对减轻田间核盘菌菌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化学防治在一些菌核病重病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已经成为常规防治技术。近年来,利用盾壳霉进行生物防治已在湖北省一些地区(如武穴市、黄石市,大冶市和宜昌市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试验。经过专家现场评议认为,使用盾壳霉控制油菜菌核病效果好,操作简单。
这种技术的使用适期: 本技术模式贯穿油菜生产的整个环节。油菜与水稻连作始于油菜收获之后;推广抗(耐)油菜品种贯穿油菜栽培始终;精准化学防治在油菜花期实施;盾壳霉生物防治在油菜播种/油菜苗移栽(土壤处理)和油菜花期实施。
用法用量: 本技术模式在使用抗(耐)油菜品种和油菜一水稻连作方面与常规油菜栽培和水稻栽培相同。在精准化学防治方面,要根据各地对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来选用合适的杀菌剂。具体使用杀菌剂次数和用量应按各地植物保护部门推荐的方法进行。
盾壳霉生物防治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油菜播种/油菜苗移栽期。将盾壳霉制剂配制成每毫升含10的6次方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洒在土壤表面,每亩用菌悬液100~ 150升。第二个使用时期是油菜花期,在始花期和中花期各喷雾1次盾壳霉分生孢子悬浮液。菌悬液浓度为每毫升10的6次方个分生孢子,每次每亩用量为100升菌悬液。
【注意事项 】1.良种良法栽培,提高油菜的抗(耐)病能力,抗倒伏。
2.油菜收获后妥善处理油菜秸杆,尽量避免在田埂堆积油菜秸杆,以减少残存的菌核数量。
3.做好油菜菌核病预测预报,精准使用杀菌剂,配合有关部门监测核盘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水平。 4.注意盾壳霉制剂的生产时间,妥善保存盾壳霉制剂,避免高温储存。注意盾壳霉可能对杀菌剂敏感,一般不将盾壳霉与杀菌剂混使用。
(说明:本文由头条号“原生态乡村”摘编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编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具有较高的参考推广价值!如果著作方有版权要求,可以下架此回答!更多信息请查阅原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