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获的马铃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的特性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品种休眠期约 3个月,长的达3~5个月,休眠期长的品种催芽较困难,常延误播种或发芽出苗不整齐,影响产量。
那么什么是马铃薯休眠期呢?
马铃薯块茎,具有休眠现象,休眠又称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自然休眠是由内在生理原因支配的,被迫休眠是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块茎萌芽造成的。
休眠原因:块茎休眠及其解除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支配。块茎内存在着β-抑制剂(脱落酸类物质)等植物激素,这些激素抑制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和氧化酸化过程,从而使芽缺少所需要的可溶性糖类和进行新城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迫使块茎保持休眠状态。
如何打破马铃薯休眠?
温度处理:
主要适用于早熟品种或即将通过休眠的品种。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种薯贮藏在黑暗条件下,保持温度18~25℃直至发芽;
二是采取变温处理,既先将种薯在4℃ 贮藏2周或2周以上,再在18~25℃温度下贮藏直至发芽。如果3周左右还没有发芽,则可以重新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变温处理,或者用赤霉素打破休眠。
赤霉素处理:一是采用赤霉素10mg/l,浸种20~30分钟或用喷雾器均匀喷湿种薯,晾干后保持在18~25℃,直至萌芽。二是还可以用赤霉 素+2,4-D浸种,以赤霉素(2mg/l)和2,4-D(0.2mg/l)配成混合溶液浸种8小时,晾干后在20℃左右条件下直至发芽。
熏蒸处理:采用混合的化学药剂兰地特熏蒸打破休眠:7份乙烯氯乙醇 + 3份1,2-二氯乙烷 + 1份四氯化碳;种薯处理前在18~20℃的高湿条件下 放5~7天;放药量为每立方米熏蒸空间放20毫升,每天放1/3,共熏蒸3天。药剂要装在培养皿中,培养皿中间放置棉花或纱布,药液倒在棉花或纱布上,然 后迅速密封。熏蒸时温度保持在25℃。种薯熏蒸后先通风,使气体散尽,然后保持18~25℃直至发芽。
苗床育芽:精选40~50g重的种薯,选择向阳滤水,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又便于管理的土地作为苗床(若土壤板结可使用巴内达碧卡菌肥改良土壤)。苗床宽1m,长度按需种量而定。将尚未萌芽或刚开始萌芽的种 薯播种育芽,种薯顶端朝上,挨个摆播,表面保持平整,上盖1.5cm厚的细土。架低棚覆膜,四周用土盖严,开好排水沟。床土要稍干,湿度大了出芽快而细 长,难以形成壮芽。当破土长到1.5cm顶端呈绿色时,及时连同种薯挖起,严格剔除病、烂、线芽薯,每个种薯保留顶端3个壮芽,多余芽子全部抹掉,移栽到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