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藕的起源、分布、营养价值、经济效益 莲藕 ,简称莲,别名莲菜、荷藕等, 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3000多年,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莲藕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莲藕还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藕节、莲根、莲芯、花瓣、雄蕊、荷叶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她的花、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栽培面积在9万hm2左右,今后,随着广大水乡湖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莲藕生产和销售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二、生长发育特点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在一个年生育周期内,它都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藕、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它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或者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长叶后开花,到中期则是叶、花同出。开花结实也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整齐一致,而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叶常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以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才开始结藕。因此莲藕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按照莲藕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休眠期等5个时期: 1、幼苗期:从种藕根茎萌动开始,到第一片立叶展出为止。在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这一时期长出的叶片全部是浮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 4月上旬,莲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在华南及西南的云南地区,3月上旬就开始萌动生长,而华北的河南、山东等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才开始萌动生长。东北地区要到6月上旬才开始萌动。莲的物候期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莲的萌动期也就是莲藕定植的最佳时期。 2、成苗期:从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 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不断增加,总叶面积加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在加速,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营养体系。 3、花果期:从植株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莲藕的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一般延续2个月左右。开花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子莲在长出3~4片立叶后,基本上是一叶一花。而藕莲的花较少甚至无花。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6月开始现蕾开花,7~8月为盛花期。 4、结藕期:从后栋叶出现到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为止。莲生长到一定时期,根状茎开始膨大形成藕,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这一时期。 5、休眠期:从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新藕完全形成后,直到第二年春天叶芽、顶芽 开始萌发为止。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莲是喜光喜温性植物。莲的萌芽始温在15℃左右,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昼夜温差大,利于莲藕膨大形成。 莲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适宜水深在100厘米以下。同一品种在浅水中种植时莲藕节间短,节数较多,而在深水中种植时节间伸长变粗,节数变少。 莲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较大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为6.5~7.5。耐肥,适宜在有机质丰富,耕作层较深(30~50厘米)且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四、类型及品种 1、类型 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将莲藕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 以主要栽培目的为依据,莲藕可以分为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型,以观花为目的称为花莲,以采收莲籽为目的称为籽莲,以采收肥大的地下根状茎为目的称为藕莲,通常也称作莲藕、莲菜、藕等。 以适宜栽培水深为依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浅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50厘米的品种;一类是深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0~100厘米的品种。 此外,还可根据熟性分为早熟类型、中熟类型、晚熟类型。等等。 2、品种 莲藕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现就栽培种植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藕莲品种简要介绍一下。 1、鄂莲一号 早熟。 花少。入泥浅,主藕6~7节,长130厘米,单支重5kg左右,皮色黄白。 7月上旬每亩可收青荷藕1000kg,9~10月后可收老熟藕2000~2500kg左右,宜炒食。 2、鄂莲四号 中熟。花白色,主藕5~7 节,长120~150厘米,单支重5~6kg左右,梢节粗大,皮淡黄白色。 7月中下旬可收青荷藕,亩产750~1000kg左右,9月可开始收老熟藕,亩产2500kg左右,生食较甜,煨汤较粉,也适宜炒食。 3、鄂莲五号(3735) 早中熟。 主藕5~6节,长120厘米,藕肉厚实,通气孔小,表皮肤白色。 7月中下旬每亩产青荷藕500~800kg,8月下旬产老熟藕2500kg。生长势旺,不早衰,抗逆性强,稳产,炒食和煨汤的风味都好,在南方和出口市场倍受欢迎。 4、新一号莲藕 主藕 5~6节,长120厘米 。藕型肥大,皮白肉脆,商品性好。 8月中下旬成熟后,一般亩产2500kg左右。煨汤粉,凉拌、炒食味甜。 五、进行微型种藕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很多水稻田改种莲藕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生蔬菜,而莲藕老产区,为了增强莲藕种植优势,也在积极更换莲藕新品种,而且不少老产区的莲藕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病害也很严重,因此对藕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十几年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的鄂莲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18个省160余个县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莲藕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它地下肥大的根状茎既是产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体积大、损耗多、运输极不方便,费用高,而且繁殖系数低(约1:10)、周期长(一年一代)、易带病菌,莲藕新品种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莲藕的生产发展。利用莲藕组培快繁等生物技术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开展了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首先我们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莲藕试管苗,但是试管苗移栽困难,成活率低,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就继续研究诱导形成了试管藕,试管藕是在试管苗的基础上,在试管内诱导形成的小藕。试管藕一般有3-5节,平均长约3厘米,粗约0.5厘米,重约2克左右,它是一个完整的离体器官,克服了试管苗的缺陷,便于长途运输,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2001年我们进行了小面积的试管藕大田栽培试验,已成功长成商品藕,但由于试管藕个体小(仅重2g左右),在大田应用上容易漂浮,前期也容易被杂草遮盖以及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仍然不便于农民掌握推广。因此我们又在试管藕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水培繁殖,形成微型种藕。微型种藕一般250克左右,比试管藕大,比常规藕小,兼有试管藕和常规藕的优点,便于农民掌握和应用。微型种藕无毒、节本、省工、高效,主要用于取代莲藕传统栽培用种,加速全国莲藕品种更新换代。 六、微型种藕的主要优点有: 1、繁殖速度快。常规种藕是用可食的商品藕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为1:10,即种10亩田的藕就要留1亩田的藕作种。而微型藕是建立在组培快繁技术基础上,一个茎尖一年就可繁殖成千上万支藕,有利于新品种推广。 2、便于运输和携带,节约成本,降低损耗,方便远途农民购种。传统藕种体积较大,一般单支重4~5kg,长100~120cm,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而微型种藕一般单支重0.25kg左右,长30 cm左右,微型种藕做种藕时,每亩用种量 120~150支,总重量约30~40kg。可以大大节约长途运输成本和损耗。 3、栽培管理技术更简便易行,成活率高,有利于农民掌握应用这一技术。 4、不带病菌。莲藕腐败病已成为制约莲藕生产的一大因素,而微型种藕是通过茎尖培养获得的,在第一步就脱去了病菌。由于腐败病通过种藕和泥土传播,所以新藕区引种无病种藕十分重要。 5、可工厂化生产。组培快繁是在人工控制的室内环境下进行的,不受季节限制。 2003年和2004年我们连续两年对微型种藕进行了大田种植试验,结果发现:定植开始时,微型种藕比常规种藕生长速度慢,叶片也较小,一个月后,微型种藕生长速度超过常规种藕,生长中后期,株高接近或超过常规种藕。 如果将微型种藕应用到生产中,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去附近的农业大学或者农科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