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最有用的科技就是那些最能解放劳动力的科技。比如在新疆,土地面积大,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机器,光靠人力那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人力解放的。
以前的人工费用比现在要低很多,现在的劳动力费用太高了,如果全部用人工种地,那你不但赚不了钱还会赔钱。
所以现在智能科技农机的出现就解决了劳动力费用高的问题。从播种、浇水、施肥、打药、收成全程机械化。把人解放出来专心做农作物技术管理。这样农民即少干活还可以多赚钱。
我想在内地的农民也是喜欢能有这样的智能农机,替代人力劳作。以后会有适合农民的小型智能农机出现的。如果有物美价廉的这样的机器那肯定是农民最喜欢的了。
什么是小作坊型的农机生产企业?
什么是小作坊型的农机生产企业,内参君用十年中几次震撼采访和您分享,绝对颠覆你的三观。
当然,也不断刷新内参君对小作坊型农机生产企业的理解。 长文纯手打,而且没法去配图,图是示意图和文字无关联,阅读须谨慎。
1.三个人填补空白十年前的某天,内参君受邀参加某地某企业的现场演示会,是开创性的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注意,是收割机而不是收获机。
所谓收割机,就是带割刀的,这还不算,和当时尚未成熟的摘棒机相比,他们推出的是籽粒机。因此,演示会上说是填补国家空白,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内参君咋一看机器很眼熟,也很奇怪,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趁演示会的间隙,内参君找到总工程师,一个穿着工装满身沾满泥土的面似忠厚的人,希望到工厂去看看,总工程师竟然欣然答应了。内参君到了工厂才算是大开眼界。
工厂总共就俩工人,主要工作是换商标和颜色,将外协的割台和小麦收割机对接。这样能够收玉米籽粒和小麦及大豆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就诞生了。
一个总工程师和两个工人,就造就了填补国家空白的农机,而且由于补贴等原因,这款产品算是热卖过一段时间。总工程师带内参君参观工厂以及酒桌上大杯喝酒的豁达,给内参君留下深刻印象。时至今日,内参君还记得当年酒味之苦。
2.一张图纸造神话很快,内参君理解了那个总工程师的奇怪表现。就在几个月后的一次展会上,内参君看到了该总工程师带着颜色不一样的相同产品,出现在另一家从未听过名字的农机企业展位上。
搞技术的还是比较实在的,内参君问啥,人家毫无保留。出来的原因是,上一个老板发了财没分给他好处,一怒之下出走。出走后带着技术,和某企业联合,相当于搞承包一样,租用那个企业的场地,依然是俩工人干,只是商标和颜色不同了,甚至连启动资金也不是自己的。
这就很有意思,相当于承包,也相当于挂靠,老板出资少没风险,总工程师卖一台赚一台的钱。他依靠的,只不过是一张组装图纸。
尽管我相信总工程师的忠厚,但不得不说他们无意有意的在伤害用户,技术质量不过关,完全没有售后服务,关键是如果经销商不明就里,一下订购几十台,那是啥后果。
最后一次见到总工程师的时候,已经从朴实的满身沾满泥土的工作服,变成了西装革履,开高级轿车,叫上内参君胡吃海喝,内参君觉得远不如当年的苦酒味道好。
3.农机的小作坊之殇在我国1万多家农机生产企业中,只有2000多家达到规模及其以上,也就是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而在10人以下的作坊企业,竟然多达5000家。所谓作坊,就是人员少、技术落后、生产条件差。放眼望去,我国农机企业作坊化十分严重,这和我们当前农机人才少、技术含量不高等有直接关系。
所谓存在即合理。小作坊农机企业的存在,是建立在大量需求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行业不规范的基础上。要想提升行业发展,作坊要么消失,要么提升。
这条路,有多难?内参君不好说,各位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