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淮安菜系?!应该是淮扬菜系。有人称应该叫维扬菜系那可能更准确但是狭隘了。就叫淮扬菜系的好。淮扬菜第一大好吃的应该是大煮干丝,鲜!过酒下饭两相宜。其余的猪头肉啊,蟹粉狮子头啊,鲢鱼头啊,都不错。一过江,就是无锡菜,苏州菜,镇江菜还是淮扬菜。无锡肉骨头,油面筋,苏州豆腐干,阳春面,这些都是大快朵颐的平民食品,既能裹腹,又是美味。至于浓油赤酱的也就是上海菜。这几种菜吃了一辈子,估计还是以骨子里的淮扬菜为主,民间烹饪上略有增减而已。江南放糖而偏甜,特别是无锡菜,说馄饨馅里放糖一点不假。如今因为三高,只能过屠门而大嚼,写点记忆中的美食吧。不能尽兴吃,那就想想当年吃的时候有多么美好吧。南京菜就有点向徽菜方向发展了。除了鸭子,没吃过什么高档的南京菜。那时候的会议长,经常十天半月的开会。省会城市啊,会议伙食很丰盛的,也会变着花样吃。但还是吃不过扬州的会议伙食,即使是苏锡常的会议伙食也吃不过扬州的,我都十天半月的吃过,那是占了一二三届锡剧节的光,观摩改稿什么的。出门在外,锅子不能背背上,只能由他们尽地主之谊。那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可以做做舌尖上的美味的文章,但每到一地,他们确实是尽心尽力就行。人都这样的,吃得好,说得好,不是一句绝对贬义词。南京的街边小吃如夫子庙的鸭血汤,毛蛋也叫喜蛋,还是人人称道的。一生也就在这林林总总的美食或者小吃里度过的。至于那些没吃的年头,能够忘记还是忘记了的好。但是我不同意有人说你写没吃的日子,就是抹黑,那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们在凭空说。饿你三天,让你眼冒金星,你就知道饥饿两字是怎么写的了。还有更荒唐的说法。说是解放前也有饥荒或者灾难,你们为什么不去写或者说民国的饥饿和灾难。天哪,你们绝不能当道,你们当道了肯定要出冤假错案。我们生在解放后活在解放后,怎么会知道没有出生之前的饥饿是个什么感觉呢?!您老人家知道,就不妨给大家说说,也算是开开眼界。一句话惹人笑,一句话惹人跳,说什么和写什么都要有根有襻。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