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育苗江淮流域茎用春莴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当时天已冷凉,土壤温度适宜,不需低温处理。一般0.l亩(l亩=667平方米)苗床用种子50克~100克,可定植1亩(1亩=667平方米)地;苗床与大田的比例是1:10。播种要均匀,播后轻按一次,用踏板镇压,浇盖子粪,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播后7~10天出苗,经肥水管理一周后间苗株距2厘米~3厘米。茎用秋莴苣在早秋播种,此时温度高栽培困难,应采用低温处理。上海郊区菜农将种子在冷水中浸6~7小时后,放入家用冰箱的下层,保持5度~8度,经2~3天,有6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叶用莴苣的生长期比茎用莴苣短,江淮流域除酷暑严寒栽培较困难外,其余时间可栽培。
2、定植莴苣的苗龄30~50天,具有4~5叶真叶时定植。春季茎用莴苣一般在11月定植,12月至翌年1月之间因土温气温过低不易发报不宜定植。晚播的苗可在经年2月上旬定植。其行株距一般早熟品种是16厘米~20厘米见方,晚熟品种是26厘米~33厘米见方。
3.田间管理春莴苣生长期长,定植后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年前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也少,一般在定植后浇一次水,成活后施一次肥,上冻前再施一次重肥防冻。年后应施追肥促进叶丛生长。当花茎开始膨大时供应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利形成肥大的嫩茎。
秋莴苣在高温干燥缺肥的情况下很易抽薹。因此,在管理上要勤水、勤肥,水肥均匀,促进嫩茎迅速粗壮肥大。
生菜生长期短,食用莲座叶或叶球为主,为加快生菜的生长,也应勤水、勤肥,加速叶片的生长。
莴苣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及蚜虫等。霜霉病、斑枯病的防治方法,是适当控制栽植密度,防止田间积水,采用和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摘除老叶病叶销毁或深埋。药物防治可喷洒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1:500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菌核病的防治是,在播种前用1:1O的食盐水漂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在生长期中应拔除病株清除枯老叶片集中烧毁,避免菌核遗留在田中。
(四)采收留种
叶用莴苣在叶部充分长大或结球坚实时便可采收,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产500公斤~750公斤。茎用莴苣一般在茎部膨大、茎高30余厘米、茎顶端与最高叶片尖端相争时采收。早熟品种在4月中下旬可以采收,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收900公斤~1000公斤。晚熟品种最迟可延至6月上旬收获,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收1500公斤~2000公斤;加工用的晚熟品种可收2500公斤~3000公斤。秋高笋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收1000公斤,高产的可达2000公斤~2500公斤。
留种的栽培技术基本上与春莴苣大田栽培技术相同。春季盛产期进行片选,除去不符合该品种的植株,并使行株距加大至33厘米见方。间苗后要施肥,促使花茎生长分枝,5~6月间酌量除去下部分枝,并设立支柱。花期可延续两个月以上,待大部分种子成熟时整株割下,暴晒数天后援下种子,经风选除去瘪子、冠毛及其他枝叶碎片后,贮藏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