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外地人来到湖南后,最好去品尝一下湘菜,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湘菜著名的十大菜。
一毛氏红烧肉,(下图)。
来湖南的外地人,如果去韶山,必吃红色经典湘菜,即毛爷爷最爱吃的毛氏红烧肉。
二剁椒鱼头,(下图)。
三辣椒炒肉,(下图)。
三腊味合蒸(或冬笋炒腊肉)
四全家福火锅
五永州血鸭,(下图麻辣子鸡)。
永州血鸭,(下图)
六常德钵子水鱼(甲鱼),(下图)。
七鸡汁脆笋,(下图鸡汁脆笋)
八发丝牛百叶,(下图发丝牛百叶)。
汁水牛腩
九太极图,(下图)。
十砂锅芦笋,(下图)。
四川的麻,湖南的辣,湖北的饮食特点是什么?
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具有楚乡风味的鄂菜在广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上已具雏形;唐、宋两代鄂菜有了明显的发展;到了明、清时,鄂菜趋于成熟
湖北地域广大,根据各地区的食俗差异,现将湖北省划分为鄂东、鄂西南、鄂西北及回族四个饮食风俗区。
1、鄂东地区的范围:鄂东饮食风俗区是指以江汉平原为主体,以武汉市为中心,包括孝感地区、咸宁地区、黄岗地区、荆州地区在内的鄂东、鄂东南广大地区。
(2)饮食特征:此区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交通便利,是湖北省饮食风俗的典型代表地区。
A、鄂东地区以大米、小麦为主食,一日三餐。早餐主要是稀饭,大别山区和低山丘陵部分地区早晨先要泡茶喝,然后才做早饭吃。一些城镇早上有吃茶点、小吃的习惯,中、晚餐大都是米干饭。鄂东区副食种类繁多,蔬菜四季长青。一般稀饭大都以皮蛋、咸蛋、榨菜、咸菜、酱菜、辣萝卜条等为副食。干饭则随季节变化,主要以各类蔬菜为副食。如春天有泥蒿、白头韭菜、黑白菜、菜苔、蒜苗等,夏天有豆角、南瓜等,秋天有茄子、苦瓜、莲藕等,冬天有莲藕、萝卜、黑白菜、焰心菜等。在民间还流行着“春韭夏瓜、秋茄冬藕,红椒青菘、绿芹紫苔,四季轮换”的谚语。
B、作为佳肴也有各种各样的鱼类、肉类、蛋类、禽类。对鄂东饮食风俗区来说,鱼类在各种佳肴中最为突出。鱼类有黄鱼、鲟鳇、、鲍、鲵、鲇、鲵、鳊等几十种,做法上侧重于蒸、煨、炸、炒、烧等。在鄂东地区单独以鱼为原料的佳肴就有几十种,主要是全鱼类、鱼糕类、鱼丸类菜肴。许多城市筵席和农民乡宴其全部菜肴都是鱼。其他筵席也少不了鱼,有所谓“无鱼不成宴”的说法。武昌鱼又名“团头鲂”,是鲂鱼的一种,原产于鄂州市梁子湖。它肉质细嫩,脂肪丰富,可用多种方法烹制,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梅花武昌鱼、杨梅武昌鱼,其中以清蒸武昌鱼为最佳。鱼糕也是鄂东的传统佳看,素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消溶而独具风味。
(3)三种地方风味:鄂东的传统菜肴有三种不同的地方风味。
A、武汉菜: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造型,尤以煨汤技术独到,代表菜除清蒸武昌鱼外,还有老大兴鱼、黄陂三合等。武汉菜点吸取了湖北各地和外地的一些风味菜点的长处,善于变化改革,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功火候,讲究酸色造型,尤其是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
B、荆州菜:以烹制各种淡水鱼见长,并以各种蒸菜为特色,代表菜有鱼糕丸子、沔阳三蒸、公安三鲜头菜、钟祥蟠龙菜、江陵散烩八宝、冬瓜鳖裙羹等。鄂州菜擅长烧、炒,用油宽,汁浓口重,有乡村风味。荆沙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更以各种蒸菜(如“沔阳三蒸”)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关于保持原味。
C、黄州菜擅长烧、炒,用油稍宽,火功恰当,汁浓口重,味道偏咸,富有乡村风味。湖北的小吃点心品种多,风味特殊。
湖北著名风味菜点有:清蒸武昌鱼、鸡茸架鱼肚、钟祥蟠龙、瓦罐煨鸡、菜薹炒腊肉、鸡泥桃花鱼、峡口明珠汤、鱼氽、热干面、三鲜豆皮、东坡饼、面窝等。
2、鄂西南饮食:鄂西南饮食风俗区主要是指以清江流域为主体的湖北西南部地区,包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地区西部的广大地区。这里山高谷深,气候具有高原特色。
鄂西南地区主要以苞谷(玉米)、薯类为主食,辅以稻米、小麦等。鄂西南副食以懒豆腐为主。懒豆腐,又名“合渣”,是用黄豆与蔬菜合煮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地区用豆浆拌猪杂、粉条、萝卜丝做成“懒豆腐”,用它拌食苞谷米子饭,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腊肉也是鄂西地区人们常吃的副食。鄂西南人喜酸爱辣,在口味嗜好上近似于四川。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或几个酸菜坛子,都晒有干辣椒,一年到头几乎餐餐不离酸菜和辣椒。此地有“辣椒当盐”之说。鄂西南人喜茶爱酒,这里的居民不论寒暑闲忙,都有煮浓茶喝的习惯。日常所饮的酒主要是自酿酒。鄂西北饮食风俗鄂西北饮食风俗区主要涵盖以襄阳为中心的三北岗地,包括随州、荆门、神农架和郧阳等地。其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也有部分平原、盆地。在饮食风俗上,偏东部分受鄂东影响较大,西部及西南部受四川影响不小,北部则受河南、陕西饮食文化渗透,但同时也有鄂西北饮食风俗区自己的特色。在日常饮食风俗上,鄂西北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以小麦、苞谷为主食,部分平原谷地以稻米为主食,辅以苞谷、小麦、高粱。副食种类比较多,四季蔬菜、家禽家畜、鱼类水产、山中野物无所不有。由于物产的丰富和独特,在副食上也形成了自己的风味和特色。襄樊菜侧重于蒸、煎、炸,同鄂菜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有人将襄樊菜归入鄂菜之列。其传统的风味菜肴有面筋肉茸、瓤瓜肉、锅贴鱼等。郧阳的网油砂和荆门的龙须菜等也是传统名肴。襄樊的大头菜是早餐佐食的上好小菜之一。
3、鄂西北饮食:特色风味小吃繁多,这些风味小吃是构成人们日常饮食结构的重要部分。
主要的风味小吃有襄樊糊辣汤、“沙薄刀”、谷城空心魁面、荆门太师饼、郧阳高炉饼、随州牛肉面等。襄樊糊辣汤原是回族的风味饮食,现已成为襄樊各族人民共享的美味佳品。这里的常饮之酒还要数家家会酿的苞谷烧酒和糯米黄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饮的四季 酒,冬饮御寒,夏喝消暑,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糯米黄酒介于白酒和啤酒之间,用纯糯米酿制,原液呈淡黄色,成品为乳白色,稍有粘性。它和啤酒一样,讲究新鲜,酿成后在短期内饮用,否则会变质,因而又叫“应时黄酒”。
4、回族饮食风俗:回族是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大致是在元、明期间随战争、驻防或经商、宦游、戍屯、垦荒等方式迁徙而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散居于全省各个县、市但以荆沙、武汉、两阳、襄樊等地最为集中。湖北省的回族在饮食风俗上深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这种影响涵盖了日常、岁时、信仰和礼仪饮食风俗的各个方面,但也仍有自己的特色。在日常食俗上,回族由于主要居住在江汉平原和部分山区的城镇,因而以稻米为主食,辅以小麦等,喜吃面食。副食种类也很多,如家禽家畜和鱼类(禁忌的除外)以及四季蔬菜等。
湖北回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味菜肴。如沔城回族的“三圆”、“四扣”和以牛肉为原料的五香烧烤等。所谓“三圆”是指牛肉饼、小京圆、鱼圆;“四扣”是指扣鸡、扣牛肉、扣酥鱼、扣鸭。“三圆”、“四扣”中的牛肉饼和扣酥鱼匠心独具。回族人民还喜吃素食,一些城镇都有素食馆,尤以武汉市为典型。作为日常饮食,回族的小吃也有特色,如襄樊海记糊辣汤、武汉哈胖子锅贴、徐洪春豆皮、黄庆记豆丝、金饼子的葱花饼、金发记的作饺等。这些民族风味小吃,不仅是回族同胞的日常食品,也吸引着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现在,居住在湖北省境内的回族,部分地区仍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其他节日已大致与汉族同。在节日里,回族人民除置办佳肴外,还喜欢吃一些素油糕点。主要的素油糕点有京果、花根、麻片、寸金、酥糖、桃酥、月饼、芝麻糕、小品糕、鸡蛋糖、云片糕等。一些回族面点也时常作为回族节日食品,如沔城的酥饺。湖北一些地方的回民逢年过节有吃“早宴”的习俗(汉族称为“三道茶”),即第一道茶吃糕点、糖果之类,第二道茶吃汤圆或豆末、鸡蛋、伏汁酒之类的点心,第三道茶才是上午的正宴,其菜肴是十个盛满五香烧烤、红腊之类的菜碟。回族的“早宴”既是节日食俗,又是待客的必设之宴。一般在婴儿生日宴会、婚礼宴会、吃丧饭前,回民都要请阿訇念经,以消灾和表示对真主的虔诚。回族饮食风俗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饮食禁忌贯穿于一切饮食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