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译文】:泉水干涸后,鱼儿在陆地上挣扎着,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对方的身体,(与其这样)还不如过去在江湖中相遇时就互相把对方忘掉。 庄子为何要“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这是形容夫妻患难最常见的成语,一直被视为模范夫妻的典范。“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里,似乎与传统的价值观唱着反调。而这种疑似又常常被人误解和利用,有种解释说,水干了,鱼们相濡以沫,湖水涨上来后,鱼们又快乐的游回到江湖里,互相的忘掉了,把这句话肤浅的解释成夫妻可同甘共苦却不能共享富贵;另一种解释说,鱼们与其在陆地上苦苦挣扎,还不如游回到江湖里,互相把对方忘掉,于是,这句话又成了与其在爱情中苦苦煎熬还不如早早了断的好。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哲言,成为游戏爱情的人们最潇洒的托词和借口。 这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泉水干涸后,鱼儿在陆地上挣扎着,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对方的身体,(与其这样)还不如过去在江湖中相遇时就互相把对方忘掉。想要彻底悟懂这句话,就得和《大宗师》的全篇联系起来,《大宗师》通过阐述真人和道,讲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其开篇第一句就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意思是说,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知道人的作为的人,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了。庄子的意思很明白,人们要知道自然规律,并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大宗师》里还说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意思是说,死和生并不是人力所能安排的,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实情。庄子的意思很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完全是自然规律的结果。 通过全篇的思想,我们就可以看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真正内涵了:两条鱼在江湖中相识并决定结伴时,它们就应该清楚死亡是自然的规律,任何事物都逃脱不掉。而它们结伴的目的就是将它们通向死亡的道路捆绑在一起,共同等到死亡的来临,所以,它们就要做好忘却生死、顺应自然的心理准备。后来,江湖果然干涸,这时候就要“知天之所为”,明白无论如何也没有生还的机会,所以,就要“知人之所为”,它们就应该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得死亡,所以,它们就应该忘却对死亡的恐惧,坦然接受这个现实,不再垂死挣扎。而鱼儿却偏偏“相濡以沫”挣扎着,说明它们在结伴时根本就没明白它们结伴的意义,那还不如不结伴,相忘于江湖算了。如果两条鱼能依偎在一起,静静的度过最后在一起的时光,庄子也许就不会大发感慨了。 看起来,庄子很消极,实际上,关键之处在于“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你要明白自然的规律,有些情况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那就接受这个结果,不再做无谓的挣扎。但凡还有生机,人力还能改变的,说明并不是自然规律的结果,那还得要去努力争取生机的。 最后,讲庄子两个故事吧,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却敲着瓦盆唱着歌,朋友责怪他太过分,庄子却说:“她刚死时我也很难过,只是我仔细一想,她本来没有形,忽然有了生命才有了形,现在又突然死去了,这不正像天地的春夏秋冬那样随时在变吗?”后来,庄子也快死了,他的学生们商量着厚葬他,庄子却要求将他的尸体扔到荒郊野外就行了。学生们不同意,说没有棺椁土葬的话,乌鸦老鹰会把庄子的尸体给吃了的。庄子说:“弃在露天,给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蛄蚂蚁吃。这不都一样吗?为什么要夺了这一边的食粮送给那一边呢?这是你们的偏心呀!”不得不承认,庄子果然是清心寂神、离形去智、笑看生死的得道真人。 在常人眼里,伟大的哲学家与精神病患者之间,有时候只隔着一层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