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高产优质品种。适宜盘州市栽培的高粱品种有红珍珠、茅粮糯2号、红缨子等,根据各自生态资源特点及用途选择适宜的品种。
2.精细整地。播种前做到精细整地,将地耙平、耙细。高粱深耕整地的技术要求,根据土壤状况和湿度适时深耕,一般耕深以30cm左右为宜,同时考虑土壤质地,耕层深度和施肥量等条件。
3.种子处理。一是晒种。选择晴好的天气,晒种2~3天,提高种子芽势、芽率。二是药剂拌种。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优质种衣剂拌种,防治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症及地下害虫等。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防治黑穗病。
4.精细播种。一是播种时间。依据品种生育期、地温和土壤墒情等因素确定播种时间。一般5cm耕层地温稳定在10~12℃,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为宜。晚熟品种适时早播,早熟品种适时晚播。二是播种密度。播种密度以“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为原则,小行距12~15cm,株距18~20cm,保苗8000~10000株/亩。矮秆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一般要达到10000~12000株/亩。一般播种量为0.5~0.75kg/亩。三是播种深度。播种深度3~4.5cm为宜。低洼湿处可稍浅,覆土2~3cm,干旱的地块要催芽座水种,覆严土。不同土壤类型播种深浅要灵活掌握,粘土地紧密、容易板结,应浅播;沙土地保墒差,可适当深播。
5.田间管理。一是间苗、定苗。苗后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定苗时要做到等距留苗,留壮苗、正苗,留1~2株苗、不留二茬苗。二是中耕。高粱苗期一般中耕2~3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提倡铲前趟一犁,铲、趟结合进行。建议拔节前后进行一次中耕,此次中耕要和追肥、培土相结合,促进高粱生育的同时,增强防风、抗倒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三是适时灌溉。高粱需水特点是苗期需水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孕穗至开花期占15%;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为确保高粱高产稳产,应重点掌握在拔节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适时适量灌水。四是施肥方法。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种肥以磷肥为主,可施35%专用复合肥30~35kg/亩,配施有机肥1500~2000kg。出苗后,可视出苗情况施入提苗肥。拔节期一般可施腐熟农肥1000kg/亩,尿素10~15kg/亩。孕穗期可施农肥1000kg/亩,尿素20kg/亩。灌浆期可施1000kg/亩农肥,尿素30kg/亩。抽穗至灌浆期,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早熟及增加产量。追肥时不要将肥料露在地表面,追肥后应及时浇水,每次追肥、浇水应根据作物长势、天气等情况酌情掌握。
6.主要病害防治。
(1)苗枯病。主要发病在苗期,以田间积水较多、湿度过大的田块发生较为严重。防治办法:一是地块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二是不要在低洼地种植高粱或高垄裁培,三是底肥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四是雨后要及时排水。
(2)高粱紫斑病。防治办法:一是种前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加上0.3% ~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在高粱孕穗期,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三是实行3年以上轮作,搞好田间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带出地外。
(3)高粱炭疽病。高菜炭疽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防治办法:一是种前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加上0.3% ~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在高粱孕穗期,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三是实行3年以上轮作,搞好田间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带出地外深埋或烧毁。
(4)高粱大、小斑病。7月中旬为发病盛期,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碗菌灵可湿性粉剂8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2%嗜喷核苷类抗生素水利20倍液,间隔10天防1次,连防2~3次。
(5)高粱黑穗病。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秋季深翻灭菌;适时播种,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提高播种质量,用5%R-烯唑醇种子处理粉剂300~400g/100公斤种子或80%萎锈灵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闷种4小时,晾干后播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离土外。
7.收获与贮藏。高粱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其特征是穗基部茎秆变黄,植株下部的4~6叶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此时收获的高粱籽粒经晾晒后呈棕黄色,经济性状较好。收获脱粒后,晒到含水量在13%以下方可入库。收获及晾晒脱粒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