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资料搜集。勘查之前一定要详细搜集以往地质资料,特别要增加搜集区域生态环境资料,如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可能影响因素,当地水体的发源和保护情况,土壤种植和植物种群情况。当地生产生活情况,如工业生产的具体情况、科学技术水平、产品特色特点、工资收入水平、当地文化水平和社区医疗条件、当地就业方式、劳动力的来源、交通发达程度以及当地政策和法规要求等。这些都是建矿所需要掌握的情况,是和谐矿区的准备资料,在国外开矿这些资料必不可少。
在以往矿产资料搜集与利用方面,特别是对国家投入勘查找矿的项目成果,要对国家投入的资金、取得的成果必须在地质报告中反应清楚,避免勘查报告已经备案,在开发设计前发现某一次勘查成果还没有交价款,又要重新编写报告、重新评审、重新备案。
二是可利用有益有害元素一定要查清。对于共生和伴生有益元素要按照勘探程度努力查清(即品位、分布状态),为后来采矿设计、选矿工艺选择、资源有效利用以及投入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绿色矿山就是依靠矿产中伴生元素取得的经济效益才得以生存。我们都知道,地质报告中往往把有益元素查清了,而有害元素的含量、分布以及危害提到的很少,这个短板是我们绿色勘查的重点工作,为在开发中利用、处理、避开打下基础,提供依据。必须像勘查有益元素一样查清有害元素,并做相应的医用、食用等方面的检测。
三是选矿实验必须与勘查程度相匹配。选冶试验程度划分为五种: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一般矿产通过类比和实验室试验就可以达到要求,而组份复杂、难选及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详查阶段要求做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勘探阶段要求做半工业试验,建设大型矿山的应当做工业试验。很多地质报告基本都做不到,这为开发选矿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带来不确定因素,为工业指标的确定带来困难,必须引起地勘单位的重视。这是绿色勘查和绿色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四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要做细查实。地质报告中本身对这些工作常不够重视,而当今绿色理念要求这么严格,工作必须做实做细。从水质、水量考虑水源地、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多少,特别是废水处理和循环用水等问题,以及水的防患问题,水中有益元素和有害组分含量,什么类型水、几类水、水的储量情况都要搞清楚。工程地质要查清,它涉及到工程安全的问题,该测试的工程应力一样不能少,该测试的项目数据也不能少。环境地质一般提供的资料很少,现在应加强工作,并丰富资料。对于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范围、程度以及防治措施要给予足够资料的收集和工程证实。这里涉及到很多勘查规范,要研读,要学懂。
五是土壤修复与调查。在勘查过程中,需要动用槽探、井探、硐探以及钻探,这对当地植被甚至一定深度的土壤层都有破坏,特别是在干旱地区造成当地水土难以恢复的,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地勘人应该主动将腐殖土剥离保持在一旁,等工作完成后填平沟坑再将腐殖土铺上,甚至种上植物。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以钻带槽、一钻多孔等方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对土壤做些土壤成分分析,适当搜集适合此土壤和气候的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