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和人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时至明朝,赋役制度向着货币化方向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渗透到农业中,对传统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冲击,人们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单一的粮食种植,而是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向着多样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并且更趋合理化,显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取优良品种、引进新品种并加以推广
明代农业生产特色首先表现为农民注重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提高亩产量。高产作物玉米、红薯和经济作物落花生、烟草等的引进,对解决因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问题以及增加农民的收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选育优良品种倍受明代人的重视。时人耿荫楼在其所著的<国脉民命●养种篇〉详细记载了粒选的过程,“凡五谷、豆、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地,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于所种地中,拣上好地若干亩,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此地此别类粪力耕锄俱加数倍......如此三年三番后,则谷大如黍矣。”这是粒选和培育相结合的良种选育法,并对土壤的肥力、耕锄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还要连选连育,才能培育优良者。棉花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收益,得到农民认可,正如徐光启所言:“余见农人言吉贝者,即劝令择种,须用青核三四品,棉重倍矣...择种者竟获棉重之利。三五年来,农家解此者十九矣。’①
明代人在注意选育良种的同时,也注重它的推广。如宋代传入我国的占城稻,其米粒大而味甘,耐旱而且生长期建短,大约只需要百日左右的时间,为旱稻中的佳品。引种以后再经过不断挑选,生长期有进-步缩短之势,在我国北方百广大地区也能种植, 还起到缓解“地少人多”的矛盾。
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农村加工业
明朝初年,明政府运用强制性的命令以及优惠政策确保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下令,有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田多的照比例递增。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工部还移文地方官,要教民植棉法,额外“益种棉花,率竭其税”。第二年,明太祖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后新种桑枣果树,一律不起科。在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对不种植者也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不种桑者,交绢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棉者,交棉布一匹。这些奖惩措施,促使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政府强调的诸多经济作物中,棉花的种植最为普及。棉花种植在宋以前一直限于边陲地区,经过宋元两代的传播,到明代中叶,呈现出全国普遍种植的局面。明宪宗成化末年,丘浚曾明确指出:棉花“至我朝,其种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集盖百位倍矣。臣故表出之,使天下后世知卉服之利,始盛于今代“0.全国棉花因种植区域不同,形成三大著名品种:有产湖广一带的江花;有产自余姚、三吴地区的浙花;有产自北直隶、山东一带的北花。并且形成了三大植棉区:以北直隶和山东为中心北方植棉区;以南直隶和苏松为中心的中部植棉区;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为中心的南部植棉区。明代的另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是植桑业。时至明代,桑业的发展渐趋集中。棉花在北方取代桑而居于统治地位,出现了棉盛桑衰的状况。虽然明政府也三令五审要求农民植桑,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桑衰的局面。正当植桑在北方走向衰败之时,在南方,尤其杭嘉湖一带却得到长足发展。沿湖州县,遍植桑,屋前宅后的尽寸之地,必树之以桑,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
此外,其他经济作物如甘蔗、果树、茶叶、药材、花草、蔬菜等的种植,在嘉万历年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带动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明代农村加工业有棉纺、丝织以及粮食、烟草、榨油、果品等,在诸多加工业中,应首推棉纺织业。因为明代人们的衣着原料改用以棉布为主,明政府又把棉布作为国家税收征收的项目,使社会对棉布的需求量急增。农民就是为满足自身穿衣之需以及完国家的税收也得从事棉纺织业,更不用说当时棉布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并且远比种田获利高。因此,棉纺织业成为明代广大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
三、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区域农业特色显露
优化农产品的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带动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产品商品化,化;明朝中后期赋役征收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化的程度。
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博分工趋势已逐渐显路出夹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形成区域农业生产特色。
总之,明代农业生产发展既受政府的宏观政策影响,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明朝建国伊始,朱元璋在恢复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中,着重强调棉、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到明朝中后期,国家赋役制度由实物劳役税转向货币税为主,农民为完纳赋税,必须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如何把农业生产调整到最佳状况,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成为农民追求的最终目的。在经济利益比较中,由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以就近原料产地发展农村加工业,引进适应性强的高产作物品种,开展向大自然争取更多的土地,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要。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玉米。番薯的引种,使许多山区被开垦,其结果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增加。湖广地区的围湖造田,使长江中游在汛期水量无处排泄,增加水灾旱灾。这些经验教训对现在我国当前农村的农业结构调整都引已为鉴,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