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二、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猪-沼-果”生态模式。这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
2.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这一生态模式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传统农业的间、套等种植方式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产。
3.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最为常见的是池塘混养技术,是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的进行不同品种的生物养殖,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水域的目的。
4.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这一发展模式是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是将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
三、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
分别是: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立体农业生态循环模式“鱼-桑-鸡”模式,废弃物再利用模式,多功能、多要素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四、生态农业有哪些分类模式?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3、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5、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6、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
7、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
9、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五、生态农业模式类型是什么?
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
六、什么是晴隆生态农业模式?
何为“晴隆模式”?“因地制宜,靠人工种草养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同步发展的模式,这是一个富民的模式。”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说。
2000年,国家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晴隆县抢抓机遇,在国务院、省、州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种草养羊,由草地中心发放基础母羊到养羊户,生产羊羔后分成,母羊产权归草地中心所有。这样做的好处是减轻养羊户的负担和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显现出来,少数养羊户不珍惜母羊,捡得的娃儿当球踢,小病不说,病到膏肓才说,甚至死了才说,给国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对富民工程,国家舍得花钱。到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7870多万元,种草29万亩,改良草地19万亩,建成优良种羊繁育基地示范点35个,覆盖14个乡(镇)、86个村。羊存栏达23.5万只,扶持11800户养羊,收入最高的达13.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在晴隆的山山岭岭,多种牧草共生共荣,绿色逐步覆盖了裸露的石头,山变绿了,地有生机了,生态不再脆弱,有效遏制石漠化蔓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
10年的传道授业,在晴隆村村寨寨,涌现了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和致富能人,他们积累了对病疫防治等专业技术,为做大做强“晴隆羊”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生态农业四大模式?
分别是: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立体农业生态循环模式“鱼-桑-鸡”模式,废弃物再利用模式,多功能、多要素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八、茶叶属于何种生态农业模式?
茶叶属于生态农业范畴,源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使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的综合农业体系。
九、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
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优点:
1、增加了生态农业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促进了生态农业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可使生态农业中害虫减少,代替或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业污染。
4、防止了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十、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固碳减排,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